投资理财意识加强,基金持有期限拉长——
个人投资公募基金热情提升
近日,中国资产管理协会发布《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报告显示,个人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的热情日益高涨,投资理念更加科学,投资交易更加理性。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资产管理新规的推进和资产管理产品净值化转型,公募基金的制度优势和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在居民投资理财需求和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基金公募将稳定发挥普惠金融作用,服务公共理财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价值将得到充分展现。
个人投资者方面,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场外投资者总数为67102.9万人,其中自然人投资者为66971万人;市场投资者总数为2524.2万人,其中自然人投资者2515.7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个人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存款转增”和“新增收益”,分别有76.3%和74.5%的投资者符合该选项;“转自银行理财产品”和“转自股票”是第二选择,分别有37.6%和35.8%的投资者选择。
在基金公募投资品种方面,报告显示,74.1%的个人投资者选择股票型基金作为主要投资品种,54.8%选择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更为突出。其他债券基金(不含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不含ETF)和货币市场基金的选择比例分别为43.9%、40.6%和22.9%。
对于权益类公募基金逐渐受到青睐的原因,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一是近年来,“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为权益类基金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众多优质的投资标的;二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和监管机构的各项改革举措,为推动权益基金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大力发展股票型基金,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促进投融资均衡发展,推动股票型基金大发展;三是监管部门继续引导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坚持回归资产管理源头,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推进基金投资咨询业务试点,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加专业的投资选择。
报告还显示,整体来看,持有单只公募基金一至三年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最大,为34.9%。平均持有时间为3至5年和5年以上的个人投资者比例分别为11.5%和9.6%。其中,持有5年以上的投资者比例从上一年的7.7%上升到9.6%,说明持有时间较长的投资者比例在缓慢上升。
Harvest认为,基金投资者投资期限延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机构投资者比例的增加,降低了股市的波动,从而减少了资金的波动,增强了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有助于延长投资者的持有期限;二是随着财富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投资者教育质量和数量的提高,投资顾问的整体专业素质也快速提升,这也有助于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三是2019年以来,基金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增强了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的信心;第四,产品供给端的变化。一些定期基金层出不穷,逐渐被投资者认可,从产品端为长期投资做贡献。
在机构投资者方面,有两个结论值得关注。首先,判断Harvest指出,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资本投资期限相对较短,追求年内绝对收益,这也是部分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评估期限较短的原因。行业协会可发布公募基金考核指引,建议公募基金业绩考核周期不宜过短,规范公募基金业绩排名方法等。基金也可以在公开募集基金和公开募集基金中对其管理人的考核设定合理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