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物业被业内部分人士称为“住宅行业为数不多的现有优质资产之一”,有人提出,物业企业的“上市潮”即将到来,并将长期持续。2021年已经过去,但人们想象中的物业上市潮并没有如期而至。2021年7月是“高潮”和“低潮”的分界线。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7月前,共有12家物业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仅7月份就有6家物业服务公司成功在港股上市。不过,随着7月底,港股地产股的人气有所回落。8月至12月17日,港股仅新增两家物业公司,分别是京叶嘉和德商投。
与此同时,上市企业的市场估值也有所下降。
HKEx招股书中淤塞的地产股估值下跌。
根据柯睿的数据,2021年年中,已经有50多家上市物业服务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成功提交表格或明确表示希望分拆上市。以此计算,在正常听证一次上市的情况下,2021年将有70多家上市公司,但截至2021年底,上市公司数量已固定为55家。
事实上,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上榜一次”就不再符合逻辑。去年,众安智慧生活、长城物业、力高健康生活、鱼枷生活服务等多家企业的招股书均以失败告终。12月23日通过听证会的中梁百越之家,在第二次提交招股书后,成功获批。
物业公司的数量逐月累积,但通过听证的物业公司寥寥无几。目前,HKEx已经积累了大量尚未审核的物业招股书。
企业在HKEx提交招股书后到期是IPO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在到期后更新招股书。然而,今年的情况与以往略有不同。截至12月24日,包括新力服务、赫伦堡物业、天宇青创、长城物业在内的一大批物业公司招股书已到期,长时间未更新。
根据柯睿的统计,连上市企业的估值都在下降。受各方面影响,除了少数央企、国企房价略有企稳外,其他地产股均大幅下跌,还有不少物业公司从高位跌破七成。目前几只地产股的市盈率还不到10倍。
上述机构认为,股价低迷并不能反映这些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甚至在并购中也是如此;一个市场,很难以现在的股价拿到这些上市公司的资产。在保持行业平均正常增长率的情况下,企业的市盈率至少要达到15倍,当前股价被严重低估。
企业被房地产母公司牵连。新的HKEx上市规则即将出台。
目前地产股估值偏低,可能大部分是出于对物业相关母公司财务状况的担忧。跌幅最大的地产股,大多受到母公司严重债务危机的牵连。
2021年,当行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房地产和物业息息相关。各种原因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紧张,房地产企业的内外债危机逐渐显现,也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虽然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已经独立上市,但为了获得所管理的面积、收益和利润,大多数物业管理公司仍然依赖于房企的母公司。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理性,很多房企的母公司面临资金困难,资金链紧张,导致房企没有大量的“余粮”投资物业资产。柯睿认为,2021年房地产大变局后,2022年后房地产向物业转移利益的方式将逐渐放缓。
曾几何时,“上市”似乎是企业成功的阶段性标志。但随着行业的变化,独立上市不再是物业管理企业的唯一选择,而并购则是另一种思路。
据中国中央指数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10日,今年以来,物业管理行业已披露并购71起;a .有相关信息的交易,涉及收购方的33家物业公司。交易金额约333.3亿元,较2020年交易总额大幅增长约215.33%。总的来说,今年的行业并购;一个市场的特点是创纪录的高交易量,频繁的大额交易,并购;上市公司主导的并购主体与并购的理性估值:a目标。
在并购的过程中,两个主要的团队也是分的。有业内人士曾说:“想上岸,选择碧桂园服务;如果你想上船,就选择万物之云。”
现在,在物业管理行业,碧桂园服务在规模上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上半年,碧桂园服务的签约管理面积约为9.01亿平方米。购买蓝光嘉宝、彩生活、研发等资产后;f物业,碧桂园的服务越做越大。
另一方面,能与其中一家抗衡的,是尚未上市的万物之云。
去年,一直对万物云上市讳莫如深的于亮终于松口:地产界会上市,只是在等待机会。目前,万家云正在积极筹备上市。但与碧桂园服务让其他中小企业“入不敷出”的底层逻辑不同,万武云扩大规模的方式是实现“联盟化”。
万物云模型旨在标记贝壳系统。在过去的几年里,万宇云建立了睿盟的合作平台,对睿盟的成员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支持其上市。“如果选择做平台,就一定要打开,但打开的条件是一样的价值观。”万科集团合伙人、万科物业CEO朱保全曾这样说过。
目前,阳光智博和伯恩物业都加入了睿盟。
对于行业整体IPO的发展前景,中央指数研究院指出,虽然企业经历了短期波折,但企业向上的动力和发展需求并没有改变。据该机构称,
2022年港股IPO市场有已交表企业作为基本面支撑,再有行业龙头企业和地方国企加持,2022年物业服务企业资本市场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