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电 记者31日从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队获悉,据调查,2021年,青海省耕地流转规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占比提高,耕地流转潜力凸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但也存在“非粮化”倾向、农业合作社规模缩小、农业社会化服务落后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成为趋势,土地流转的普及程度不断加深。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家家有地,但不是家家都能种地”已经成为现实。
据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研究人员介绍,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青海省各村普通农户耕地流出户数为6356户,流出面积70783亩,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9.0%和69.7%,与2019年相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农地流转的方式包括农户间的土地交换、规模化养殖户吸纳流入、农业合作托管。2021年,农户间交换耕地21166亩,规模户(家庭农产品)吸纳耕地12011亩,农业合作社吸纳耕地33206亩,农业企业吸纳耕地4400亩。盘活土地经营权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2021年,样本村新增农业经营主体202家,比上年增长26.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规模户(家庭农场)数量比上年增加36户。撂荒地整治行动实施以来,通过帮助村里的农民工看地、看地,各地涌现出一批种植规模户,有效解决了撂荒地问题。同时,在青海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业合作社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耕地流入面积最大。他们在带动农民、连接企业、链接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调查人员分析,随着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土地管理模式。农民把自己不愿意耕种或者无力耕种的耕地委托给农业合作社或者大种植户,作为耕种管理。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实现了“我在家种地,你出去挣钱”的双赢目标,加快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
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调查人员表示,“除了上述情况,青海省耕地流转的新问题,‘非粮化’倾向依然存在,农业合作社规模不断缩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也相对滞后。据调查,该省大多数农民和合作社没有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的概念,只是承包耕地用于农业生产,难以彻底遏制“非粮化”现象。一些合作社还报告说,他们收到了该县有关部门要求补种的通知。但是在‘非粮化’政策之前,耕地是承包种植多年的,比如树苗和药材。现在还没有长成效益,强行补种会造成经济损失。”
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研究人员表示,防止“非粮化”并不意味着耕地只能用于粮食生产,而是要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要采取更严格的保护措施,坚决遏制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不要以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反对“非粮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明确耕地利用的优先顺序,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一般耕地因地制宜发展“粮、油、菜、草、果”生产。“非粮化”库存问题要稳妥处理,避免“一刀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加大耕地整治力度,拓宽省内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面,改善耕地耕作条件,提高耕地产出效率,增强耕地流转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