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的一篇大朋友认为,调查中的朋友在热搜话题中说:理想满满,现实骨瘦如柴。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即使在薪资水平全国数一数二的北京,2021年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也只有4000-11000元/月。从专业细分统计来看,北京平均薪资能达到或接近“万元大关”的专业领域并不多见。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刚毕业月薪过万,一定是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的水平。
不难看出,大学生的期望薪资与用人单位给予的实际待遇存在明显偏差。对此,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估计就是劝身边的大学生现实一点,不要太有野心,先找个力所能及的工作,努力几年。在单一的求职策略上,这样的建议不乏合理性。即使找不到收入满意的工作,大多数大学生也会先踏入职场,一步一个脚印。然而,将大学生的薪酬需求等同于“眼高手低”并不一定公平客观。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大学生在估算个人收入时,普遍表现出一种“进步”的心态。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对薪酬的预期当然有其经验的不足和过于乐观。然而,大学生看到经济数据屡创新高,“创造财富”的神话不断上演,城市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对薪资的预期更高也是正常的。
大学生之所以被认为“高人一等”,是因为很多人把用人单位的“出价”作为薪酬水平的合理“锚点”。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谈判。无论是经济意义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还是简单价值观下的“合理价格”,都需要在双方的接触、沟通和磨合中确定,而不是用人单位单方面决定。
事实上,求职者的平均期望会直接影响雇主提供的工资,这也决定了一个组织能否招聘到它想要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市场的薪酬水平也是由求职者的预期参与度所决定的。大学生想要拿到的工资和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工资有差距是正常的。既然有差距,双方就要“双向走”,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接近对方的期望,最终达成一致。对于雇主来说,这当然不意味着大学生必须支付他们想要的那么多钱。反过来,舆论也不应该单方面要求大学生“适应现实”,盲目否定他们的期待。
一方面,大学生确实需要在毕业前加强社会经验,尽可能多地了解职场现状,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能力和求职资本有更准确的评估,做出有针对性的预期,而不是忽视现实。另外,如果一时半会找不到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大学生不妨在先接下一份工作的同时,专注于提升自己,寻找实现期望的机会。
另一方面,雇主也应该看到社会环境在变化,今天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尽可能满足年轻人的期望,既是招募新鲜血液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求。如果用人单位给出的条件与求职者的预期相差太远,可能会在人才竞争中失利,甚至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