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电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8月19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演出票务领域的首个行业标准。这一举措被业内解读为解决了“黄牛票”等长期存在的乱象。
演出票务市场长期混乱,“黄牛票”溢价十几倍离谱。即使相关机构和平台联手打击“黄牛”,但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
牵头起草《规范》的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19日告诉记者,此次出台的行业标准将重点解决统一国家演出门票内容、规格、编码、制作、发行,统一国家演出门票生成和印制的基本要求。收票、打印等具体要求;统一全国演出购票、检票、退票全流程标准化服务;制定演出行业基本票务规则。在此基础上,可以收集并有效监管全国演出票务市场数据。
这意味着每张演出门票的编码都将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包括演出场地、演出时间、演出类型,票务管理系统和票务销售系统并行。
该负责人还提醒,从19日起实施《规范》并不意味着马上就没有黄牛票了。因为它将从实施之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段时间。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协会将继续推动标准的宣传和解释,帮助各票务系统进行标准认证。在这个过程中,以前所有的售票系统都可以正常售票。“当大部分标准认证工作结束后,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发布进一步的行政要求,那么没有标准认证的票务系统可能无法用于演出票务管理和销售。”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介绍,与近年来电影行业所走的道路相比,电影行业发展迅速,认证齐全、民族团结开放的票务体系不容小觑。市场信息数据反哺行业的效果有目共睹。尤其是2012年之后,电影票务规定推动电影行业的“蛋糕”越做越大,连年翻倍快速提升。对于演出行业来说,只有做大市场蛋糕,企业才能有更大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