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8月18日:探索内蒙古东部农村“保姆式”土地托管新模式
“希望土地托管、集中购销等好项目、好政策年年有。”看着田间喜人的玉米,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宝发村村民赵志勇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初秋八月,包发村党支部书记、王宝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侯玉林看着玉米穗,会意地笑了。
侯玉林的喜悦不仅在于即将到来的大丰收,更在于今年通过土地托管、集中购销、机械化耕种等一系列措施。村民种植玉米的成本大大降低,收入大幅增加。
玉米是宝发村的传统作物,但由于人工工资和农业成本的增加,收入很低,使得村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不高。
侯玉林告诉记者,宝发村的土地托管项目以合作社为主体,采用“合作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聚集在一起,将“单干”的农业生产从一户一户转变为“抱团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像村里一些老人独立生活,而子女不在身边,种地是一件趣闻。土地管理好了,他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侯玉林说。
侯玉林说,土地托管项目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解放了村里的劳动力,让大家都可以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让农民充满了干劲。“既然有好政策,国家匹配30%的持股资金。秋季合作社收获后,这部分资金按社员人数分配,剩余部分返还。”
从分散一户生产到大规模土地经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到优质高效的机械化作业.近年来,开鲁县探索“保姆式”全程托管模式,加快了农业产销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开辟了种养新模式。
自2019年侯玉林带领村“两委”成员成立合作社以来,先后在宝发村种植、种植、预防、收获四个环节管理耕地约4000亩。每亩可以节省社员的生产开支,同时对村里已经设卡的五户农户的耕地进行免费管理。
赵志勇今年种的150亩玉米,预计亩产850公斤左右,亩产收入将超过1600元。
“现在你不用担心种植玉米、施肥、追肥、纺纱、坐飞机喷药了。此外,我们的合作社通过购买原材料和机械化种植降低了农业成本。一亩地大概能省七八十块。袁,150亩地我能省一万多元。”赵志勇说。
在侯玉林看来,土地托管新模式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下一步,我们村将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吸纳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型农民来合作社,力争在2022年让全村90%以上的农民成为合作社成员,实现利益共享,共同致富。”侯玉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