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电 国家大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大麻研究所研究员熊和平在此间表示,通过关注大麻作物突出的固碳作用,开发大麻的多用途利用价值,可以使大麻产业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他是在今天结束的大麻多用途利用国际会议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熊和平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麻类产业趋势与建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大麻作物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强,在干旱、贫瘠、污染的土壤上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由于大麻主要收获植物的营养体,在长期的育种选择下,大麻的生物产量普遍高于粮食作物:一亩苎麻可收获干物质1.8吨以上,一亩红麻可收获2吨以上,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因此固碳能力突出,仅生麻的碳汇就接近600 kg/ha的二氧化碳当量。在大麻种植过程中,根系和落叶在土壤中腐烂,转化为有机质,也增加了土壤碳汇。
熊和平强调,另一方面,大麻纤维只占一棵大麻植物重量的5%。“仅使用大麻纤维,就意味着农民种植的大麻有95%是通过生产损耗和浪费而浪费掉的”。严重浪费意味着严重排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麻多用”的思想,开发了大麻多用技术,挖掘麻骨、麻叶等“副产品”的新价值,将其高效加工成食品、药品、饲料、生物质材料等。大麻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提供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多样化产品。通过这种回收模式,大麻生产的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
中国农业科学院大麻研究所所长杨永坤研究员透露,该所正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天然纤维组织以及世界多个国家建立紧密的国际合作关系,以国际天然纤维组织入驻大麻研究所为契机,牵头启动国际天然纤维产业研发计划,展示中国在大麻多用途利用以及产业全球规划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