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CPI同比上涨1.3%。专家认为,——国家统计局于6月9日发布了2021年5月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5月份CPI总体稳定,同比上涨1.3%,环比下跌0.2%;PPI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1.6%。
专家认为,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再次扩大,表明从PPI到CPI的价格传导存在阻滞。展望全年,CPI保持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物价控制目标能顺利实现。当前,要继续确保大宗商品的供应和价格,帮助小微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5月,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CPI较上月同期上涨1.3%,较上月上涨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统计司高级统计师董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去年物价变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7%变为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6%,较上月上涨0.3个百分点,影响CPI约1.28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认为,5月份CPI同比增幅低于市场预期,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养猪户近日集中“压”肥猪上市,导致生猪价格小幅下跌;第二,果蔬价格走弱。此外,新冠肺炎案件在当地的分布对服务业和其他相关消费也有一定影响。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7%,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2%,与上月持平,影响CPI约0.16个百分点。
“5月份CPI下降了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总体上继续下跌,并在最近的价格运行中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郭立言表示,5月份猪肉价格下跌11%;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等畜禽肉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水产品和鸡蛋的价格逐月略有上涨。
据周介绍,目前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征明显,猪肉价格的下降拉低了食品价格,但服装、交通、文化、教育、娱乐等服务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反映出国内经济活动不断增加,以前被抑制的不必要消费加快恢复。
5月,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需求稳步回升,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与上月相比,PPI上涨9.0%,比上个月高出2.2个百分点。
从价格传导机制来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5月份PPI和CPI的剪刀差继续扩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剪刀差也扩大了,这不仅受需求影响,还与CPI结构有关。在中国的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占了很大的比重。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下跌,食品价格也拖累了CPI的形成。
纵观CPI走势,郭立言认为,展望今年下半年,消费领域的商品和服务生产供应充裕,尤其是农副食品市场充裕,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充裕。CPI保持稳定运行基础扎实,预计运行适度,波动在合理范围内,全年价格控制目标能够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