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终身保修”声称“免费充电”,但限制金额,有许多免责条款
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售后服务“宣传是免费的,但实际上有很多限制”
(记者杜新)《三电系统终身保修》《终身免费充电》《终身免费车辆维修》《终身免费道路救援》……在市场火爆的情况下,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为了争夺消费者,纷纷发行售后服务“免费”卡。然而,《工人日报》记者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有免费宣传,但实际上有许多限制”。
电驱动、电池和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电气系统。一家传统汽车公司声称,一辆新能源汽车是“三电终身保修”,但这并不意味着车主将来可以免费维修。汽车公司设置了很多免责条款,包括汽车所有权变更,即不是第一车主,汽车连续12个月总里程超过3万公里,甚至还有公司未注册的云服务和一款移动应用。
充电是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后的一项重要使用成本,一些汽车公司对“终身免费充电”的宣传很有吸引力。但记者详细询问了某新造车力量的销售人员,得知所谓的“免费”是有额度限制的,每年3000千瓦时,只能在公司的充电桩上充电。
另一位自称“一年免费公共充电”的合资品牌销售人员表示,这项服务是第一位车主专属的,可以在六个指定品牌的充电桩中充电,但一年的限制是2400千瓦时。
车辆维护也是车主的一项支出。“终身免费车辆保养”看起来很美。但记者浏览了一家合资品牌“第一车主终身免费维修”的权益规则,发现“免费维修”实际上是“免费基础维修”,除了规则中规定的四项维修项目外,其他维修项目都需要自己购买。而且第一辆车主要是想享受这个权利,必须加入车企的会员俱乐部,绑定车。
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很多“免费”服务,只有第一车主才能享受,一旦过户,二手车车主就不再“免费”了。“这是厂家规定,我们别无选择。”几家汽车公司的销售人员都这么说,但没有说明原因。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卖新车,厂家可以挣钱,提供“免费”服务,就是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车,成为第一个车主。在二手车销售中,厂家一般是赚不到钱的。
北京祝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郝旭东认为,应从立法、司法等方面尽快完善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杜绝抓边行为,避免误导消费者。
数据显示,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3.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2.5倍。去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买车时,应询问每项服务的细节和限制,以避免权益受损和事后扯皮。